图书介绍

库伦旗志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库伦旗志
  • 包福舜主编;中共库伦旗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7500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926页
  • 文件大小:277MB
  • 文件页数:971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库伦旗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大事记11

第一篇 政区65

第一章 政区65

第一节 位置65

第二节 建置沿革65

第二章 行政区划67

第一节 旗解放前的行政区划67

第二节 旗解放后的行政区划68

第三章 苏木镇70

第一节 苏木70

第二节 镇75

第二篇 自然环境93

第一章 地质93

第一节 地层93

第二节 侵入岩94

第三节 地层构造95

第二章 地貌96

第一节 南部低山区96

第二节 中部黄土丘陵区97

第三节 北部坨沼区97

第三章 气候98

第一节 四季气候特征98

第二节 温度100

第三节 降水101

第四节 日照101

第五节 风102

第六节 气象谚语102

第四章 水文104

第一节 地下水104

第二节 地表水104

第五章 土壤 植被106

第一节 土壤106

第二节 植被107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与矿产资源108

第一节 植物108

第二节 动物109

第三节 矿产110

第七章 灾异111

第一节 旱灾111

第二节 洪涝112

第三节 风113

第四节 雪113

第五节 地震113

第三篇 人口与人口控制117

第一章 人口117

第一节 人口来源117

第二节 人口变化118

第三节 人口分布119

第四节 人口构成119

第五节 婚姻家庭123

第二章 人口控制124

第一节 政策124

第二节 机构126

第三节 措施127

第四节 成果132

第五节 经费133

第四篇 农业137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137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137

第二节 土地改革139

第三节 合作化140

第四节 人民公社141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142

第二章 耕地143

第一节 农用土地开发143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144

第三章 农作物14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45

第二节 荞麦148

第三节 经济作物149

第四节 果树、蔬菜150

第四章 农业技术152

第一节 耕作152

第二节 栽培技术153

第三节 农作物保护155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157

第一节 项目157

第二节 投资157

第三节 效益158

第六章 农机具159

第一节 农具159

第二节 农机160

第七章 扶贫162

第一节 机构162

第二节 扶贫162

第五篇 畜牧业169

第一章 草牧场169

第一节 草牧场类型169

第二节 缺水草牧场170

第三节 退化草牧场170

第四节 草场等级170

第五节 载畜量170

第二章 饲草饲料171

第一节 人工种草171

第二节 青贮饲料172

第三章 牧业基础建设173

第一节 草库伦建设173

第二节 牧业井建设174

第三节 草原保护174

第四节 草原监管174

第四章 畜禽品种及产品175

第一节 畜禽品种175

第二节 库伦毛驴178

第三节 畜禽产品179

第五章 饲养方式及管理179

第六章 家畜改良181

第一节 牛的改良181

第二节 羊的改良182

第三节 猪的改良182

第四节 驴骡繁殖183

第七章 疫病防治184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184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188

第八章 抗灾保畜189

第一节 自然灾害189

第二节 灭狼除害190

第九章 牧业机具191

第一节 传统工具191

第二节 牧业机械191

第十章 管理机构192

第一节 行政机构192

第二节 服务机构192

第六篇 林业197

第一章 林木资源197

第一节 森林面积197

第二节 树种与分布197

第三节 蓄积量199

第二章 植树造林199

第一节 采种育苗199

第二节 造林201

第三章 森林保护208

第一节 封山育林208

第二节 治理沙化209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210

第四节 护林防火211

第四章 林业管理213

第一节 机构213

第二节 林政215

第七篇 水利219

第一章 工程设施219

第一节 蓄水工程219

第二节 灌溉工程222

第二章 机电排灌223

第一节 农田排灌223

第二节 牧区水利225

第三章 水土保持226

第一节 水土流失状况226

第二节 水土流失成因227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治理228

第四章 抗旱 防汛233

第一节 抗旱233

第二节 防汛235

第五章 水产养殖237

第一节 鱼类资源237

第二节 水产养殖237

第六章 人畜饮水239

第一节 供水239

第二节 改水239

第七章 水政240

第一节 机构240

第二节 管理240

第八篇 工业247

第一章 食品加工247

第一节 酿酒业247

第二节 乳品加工251

第三节 副食品加工252

第四节 粮油加工253

第五节 肉类加工254

第二章 皮毛 服装255

第一节 皮毛 皮革255

第二节 服装 鞋帽255

第三章 修造257

第一节 机电修造257

第二节 机械修造258

第四章 建材259

第一节 砖瓦 白灰259

第二节 砂石260

第三节 木材加工261

第四节 水泥及水泥制品262

第五章 电力263

第一节 输变电263

第二节 电业管理266

第六章 化工270

第一节 企业270

第二节 产品270

第三节 设备及工艺270

第七章 印刷271

第一节 概况271

第二节 设备与工艺271

第三节 产品与经济效益272

第八章 乡镇企业272

第一节 乡、村办企业272

第二节 个体企业273

第九章 二轻工业274

第一节 手工业274

第二节 民族用品生产275

第十章 工艺品275

第一节 地毯275

第二节 柳编276

第三节 制镜277

第九篇 交通邮电281

第一章 公路281

第一节 道路281

第二节 桥涵284

第三节 运输286

第四节 管理289

第二章 邮电292

第一节 邮政292

第二节 电信298

第三节 机构与管理311

第十篇 城建环保316

第一章 城镇建设316

第一节 规划316

第二节 建设317

第二章 乡村建设321

第一节 村屯建设321

第二节 房屋建设322

第三节 小康村建设322

第四节 乡村自来水323

第三章 建筑324

第一节 队伍324

第二节 施工325

第四章 房地产328

第一节 普查328

第二节 管理328

第五章 环境保护331

第一节 污染331

第二节 环境监测333

第三节 污染治理335

第四节 管理336

第十一篇 商业339

第一章 经营体制339

第一节 私营商业339

第二节 国营商业341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344

第四节 集市贸易347

第二章 商品购销348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348

第二节 生产资料采购供应352

第三节 土特产品收购供应356

第四节 副食品采购供应358

第五节 废旧物资回收362

第六节 酒类及烟草专卖363

第七节 医药364

第三章 对外贸易365

第一节 出口商品365

第二节 进口商品367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368

第一节 饮食业368

第二节 服务业369

第十二篇 粮食375

第一章 收购375

第一节 征购375

第二节 统购375

第二章 销售377

第一节 计划供应377

第二节 农村牧区定销379

第三节 饲料供应379

第三章 储运380

第一节 粮食调运380

第二节 粮油储藏381

第四章 盐382

第一节 购销382

第二节 盐务管理383

第五章 管理384

第一节 机构384

第二节 经营单位384

第三节 粮油票证386

第十三篇 综合管理391

第一章 计划391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391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与执行392

第二章 统计401

第一节 机构401

第二节 农村抽样调查401

第三节 城镇社会经济调查403

第四节 汇总405

第三章 审计411

第一节 机构411

第二节 国家审计411

第三节 内部审计413

第四节 社会审计41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414

第一节 市场管理415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417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419

第四节 商标管理420

第五节 广告管理421

第五章 物价421

第一节 物价管理421

第二节 物价演变424

第三节 交换比价426

第六章 标准计量428

第一节 机构428

第二节 度量衡器429

第三节 计量管理430

第四节 标准化432

第七章 土地管理435

第一节 机构435

第二节 土地规划435

第三节 土地征用437

第四节 地政管理438

第十四篇 财税 金融443

第一章 财政443

第一节 机构443

第二节 管理体制444

第三节 收支445

第四节 管理450

第五节 监督检查462

第六节 国有资产管理463

第二章 税务465

第一节 机构465

第二节 税收体制466

第三节 税种、税率、收入467

第四节 税务稽征管理475

第三章 金融478

第一节 机构478

第二节 货币481

第三节 存款 储蓄483

第四节 信贷486

第五节 货币管理494

第六节 结算495

第四章 保险497

第一节 财产保险498

第二节 人寿保险499

第十五篇 政党群团50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与基层组织503

第一节 组织建设503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507

第三节 旗委历任领导人509

第四节 宣传教育513

第五节 纪律检查516

第六节 统一战线518

第七节 政法工作520

第八节 旗委工作机构521

第二章 群团组织522

第一节 工会522

第二节 共青团527

第三节 妇联532

第四节 农民组组536

第五节 工商联536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537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539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540

第十六篇 政权 政协545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545

第一节 代表选举545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和会议546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553

第四节 人大工作554

第二章 政府560

第一节 锡热图库伦札萨克达喇嘛旗560

第二节 伪旗公署563

第三节 治安维持会564

第四节 民主联合政府564

第五节 人民政府565

第三章 政务577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577

第二节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579

第三节 对外开放581

第四节 信访585

第五节 法制监察587

第六节 旅游 外事589

第四章 人民政协590

第一节 机构590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592

第三节 参政议政595

第十七篇 公安 司法601

第一章 公安601

第一节 机构601

第二节 清查登记602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603

第四节 镇压反革命605

第五节 治安管理606

第六节 监所管理614

第七节 案件侦破615

第八节 消防617

第九节 打击邪教618

第十节 边境管理619

第二章 检察619

第一节 机构619

第二节 刑事检察620

第三节 经济检察624

第四节 法纪检察626

第五节 监所检察627

第六节 控告申诉628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630

第三章 审判630

第一节 机构630

第二节 刑事审判631

第三节 民事审判633

第四节 经济审判634

第五节 复查 告诉 申诉636

第六节 行政审判636

第四章 司法行政637

第一节 机构637

第二节 法制宣传637

第三节 公证638

第四节 律师事务639

第五节 民事调解639

第十八篇 军事643

第一章 地方武装643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地方武装643

第二节 人民武装643

第三节 民兵645

第二章 兵役648

第一节 兵役制度648

第二节 兵员征集649

第三章 战事650

第一节 历代重大兵事活动650

第二节 战事651

第三节 剿匪652

第十九篇 民政655

第一章 优托655

第一节 支援前线655

第二节 拥军优属655

第三节 抚恤659

第二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661

第一节 安置661

第二节 扶持662

第三章 救灾 救济663

第一节 救灾663

第二节 救济666

第三节 供养孤老668

第四章 社会事务671

第一节 地名勘界671

第二节 婚姻登记671

第三节 殡葬管理672

第五章 基层政权673

第一节 民主选举673

第二节 民主管理673

第二十篇 人事 劳动677

第一章 干部677

第一节 干部队伍677

第二节 干部管理678

第三节 干部录用681

第四节 编制管理681

第二章 工人683

第一节 工人队伍683

第二节 用工制度684

第三章 工资 福利685

第一节 工资685

第二节 奖金687

第三节 福利687

第四章 劳动就业689

第一节 知识青年安置689

第二节 待业青年安置690

第三节 下岗再就业690

第四节 自主择业691

第五节 劳务输出691

第五章 劳动培训692

第六章 劳动监察693

第一节 用工监察693

第二节 安全监察693

第三节 事故处理694

第七章 社会保险695

第一节 养老保险695

第二节 医疗保险696

第三节 失业保险696

第二十一篇 教育 体育 科技700

第一章 学前教育700

第一节 幼儿教育700

第二节 学前班700

第二章 普通教育701

第一节 小学701

第二节 中学703

第三章 职业教育705

第一节 农(牧)业中学705

第二节 卫生学校705

第三节 职业中学706

第四节 师范教育707

第四章 成人教育708

第一节 职工、干部教育708

第二节 农牧民教育711

第五章 教师队伍714

第一节 师资714

第二节 培训715

第三节 待遇716

第六章 经费设施718

第一节 经费718

第二节 勤工俭学720

第三节 设施721

第七章 教育管理724

第一节 机构724

第二节 管理725

第八章 体育726

第一节 学校体育726

第二节 群众体育728

第三节 民族体育732

第四节 运动员733

第五节 赛事735

第六节 那达幕大会736

第七节 体育设施736

第九章 科学技术738

第一节 机构738

第二节 队伍738

第三节 普及739

第四节 地震测报744

第五节 科研成果745

第二十二篇 文化751

第一章 文化机构751

第一节 行政机构751

第二节 事业单位751

第二章 文艺创作756

第一节 文学创作756

第二节 戏曲、歌舞创作758

第三节 美术、书法、摄影759

第三章 民间文艺761

第一节 蒙语说书761

第二节 库伦民歌762

第三节 安代766

第四节 民间艺术768

第四章 文物古迹772

第一节 古遗址772

第二节 古墓葬773

第三节 馆藏文物775

第五章 档案776

第一节 机构776

第二节 管理776

第六章 史志777

第一节 机构777

第二节 党史编研777

第三节 地方志778

第七章 广播电视(报纸)779

第一节 机构779

第二节 广播780

第三节 电视783

第四节 报纸786

第二十三篇 卫生789

第一章 医疗单位789

第一节 旗级医疗单位789

第二节 地区中心医院791

第三节 苏木乡镇卫生院(所)791

第四节 合作医疗站792

第五节 个体诊所792

第二章 医疗793

第一节 蒙医793

第二节 中医795

第三节 西医796

第三章 队伍798

第一节 构成798

第二节 分布798

第四章 医政药政799

第一节 医疗管理799

第二节 公费医疗799

第三节 药品管理800

第五章 卫生防疫801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801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804

第六章 妇幼保健808

第一节 新法接生808

第二节 妇女保健809

第三节 儿童保健810

第七章 公共卫生811

第一节 环境卫生811

第二节 食品卫生811

第三节 学校卫生812

第二十四篇 宗教815

第一章 喇嘛教815

第一节 喇嘛教概况815

第二节 庙会816

第三节 寺庙简介817

第二章 其他教824

第一节 萨满教824

第二节 伊斯兰教825

第二十五篇 方言829

第一章 蒙古语方言829

第一节 库伦土语的形成及其发展829

第二节 语音语法830

第三节 词汇及谚语833

第二章 汉语方言836

第一节 语音836

第二节 词汇840

第三节 熟语847

第二十六篇 风俗855

第一章 蒙古族855

第一节 服饰855

第二节 饮食856

第三节 住行857

第四节 婚嫁858

第五节 生育859

第六节 祝寿860

第七节 丧葬860

第八节 祭祀861

第九节 游艺862

第十节 狩猎863

第十一节 礼俗863

第十二节 忌讳865

第十三节 崇尚颜色865

第十四节 年节与聚会866

第二章 汉族868

第一节 饮食868

第二节 居住868

第三节 服饰869

第四节 婚嫁869

第五节 丧葬870

第六节 节日871

第七节 礼仪873

第三章 回族习俗873

第一节 日常生活873

第二节 婚礼874

第三节 丧葬874

第四节 岁时习俗875

第二十七篇 人物879

第一章 人物传略879

第二章 人物简介889

第三章 烈士名录900

附录911

修志机构及人员变动923

修志始末9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