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原理202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2326976.jpg)
- 逯昭义编著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2077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1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3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7
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7
1.5 计算机网络主要硬件的介绍9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标准化12
2.1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2
2.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出现12
2.1.2 建立网络体系结构的出发点13
2.2 分层体系结构及相关概念15
2.2.1 分层结构剖析15
2.2.2 与分层结构相关的概念24
2.3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标准制定机构26
2.3.1 国际标准化组织26
2.3.2 国际电信联盟27
2.3.3 IEEE,EIA,ECMA,ANSI,IAB及中国国家标准局28
2.4 ISO/OSI参考模型29
2.4.1 OSI参考模型及开放系统互连环境29
2.4.2 OSI的标准化进程及其优缺点32
2.4.3 TCP/IP简介及比较34
2.5 局域网络体系结构35
2.5.1 IEEE802 LAN参考模型及IEEE802.3~IEEE802.5参考模型36
2.5.2 IEEE802服务原语38
2.6 城域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体系结构简介38
2.6.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39
2.6.2 分布式队列双总线41
2.6.3 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43
2.6.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44
第3章 物理层46
3.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46
3.1.1 ISO/OSI物理层的概念46
3.1.2 对物理层概念的说明47
3.2 物理连接的4种特性及有关标准47
3.2.1 4种特性47
3.2.2 几种重要的物理层标准48
3.3 物理层质量参数55
3.3.1 信息速率、信号速率、消息速率55
3.3.2 信道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信道极限信息传输速率56
3.3.3 信道信息传输速率57
3.3.4 吞吐量、传输效率57
3.3.5 误码率和误字率58
3.4 数据流的传送58
3.4.1 数据流的通信方式58
3.4.2 数据流的同步方式59
3.4.3 数字信息传输的主要代码方式60
3.4.4 数据传输的复用——时分复用PCM传送方式63
3.5 IEEE802标准的物理层概述65
3.5.1 IEEE802参考模型的物理层65
3.5.2 IEEE802.3~802.6物理层简介65
第4章 数据链路层及介质访问层69
4.1 链路层的基本概念69
4.1.1 数据链路层环境69
4.1.2 链路层功能概述70
4.2 与数据链路层相关的几个问题70
4.2.1 链路连接的服务类型、响应方式、帧边界划分方法71
4.2.2 差错控制72
4.2.3 流量控制76
4.2.4 链路层实用协议标准概述80
4.3 面向字符的基本型通信控制规程81
4.3.1 数据编码格式——我国7单位编码格式81
4.3.2 帧格式84
4.3.3 基本型协议的数据通信阶段84
4.4 面向比特型通信控制规程85
4.4.1 一般概念86
4.4.2 HDLC的帧结构87
4.4.3 HDLC小结92
4.5 IEEE802标准的数据链路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94
4.5.1 IEEE802的LLC层94
4.5.2 IEEE802.3的MAC层99
4.5.3 IEEE802.5的MAC层102
4.5.4 IEEE802.4的MAC层109
4.6 局域网其他介质访问方式介绍115
4.6.1 介质访问方式分类115
4.6.2 访问方式运行机理说明115
第5章 网络层127
5.1 网络层通信模型及有关概念127
5.1.1 网络层通信模型127
5.1.2 网络层的服务及协议概述128
5.1.3 网络层的重要概念128
5.2 网络层服务132
5.2.1 面向连接型网络服务132
5.2.2 无连接型网络服务133
5.3 网络层协议134
5.3.1 X.25包级协议中数据包的结构134
5.3.2 广义虚拟电路的建立140
5.3.3 数据包的传送与虚电路的拆除142
5.3.4 OSI连接型网络服务和X.25包级协议的关系143
5.3.5 数据报144
5.4 路径选择算法145
5.4.1 路径选择算法概述及分类145
5.4.2 路径选择算法146
5.5 流量控制在分层协议中的分工153
5.5.1 流量控制的层次153
5.5.2 链路级流控154
5.5.3 进网级流控156
5.5.4 入口至出口级流控157
5.6 因特网的网络层158
5.6.1 概述158
5.6.2 IP协议158
第6章 传输层169
6.1 传输层的有关概念及传输服务170
6.1.1 几个概念170
6.1.2 传输层服务175
6.2 传输层协议177
6.2.1 概述177
6.2.2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的构成177
6.2.3 协议机制179
6.2.4 传输层流控180
6.2.5 传输层差错检测和恢复、差错控制在分层协议中的分工181
6.2.6 传输连接的建立过程、复用连接与分流连接185
6.3 因特网的传输层186
6.3.1 用户数据报协议186
6.3.2 传输控制协议187
第7章 应用层194
7.1 网络安全性协议194
7.1.1 网络安全在分层协议中的分工194
7.1.2 数据加密194
7.1.3 鉴别协议199
7.1.4 数字签名201
7.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203
7.2.1 SNMP模型203
7.2.2 抽象语法记法1204
7.2.3 ASN.1编码规则207
7.3 域名系统209
7.3.1 DNS的命名——DNS名字空间209
7.3.2 资源记录211
7.3.3 名字服务器213
7.4 万维网213
7.4.1 客户端214
7.4.2 服务器端214
7.4.3 超文本传输协议216
7.4.4 与万维网网页相关的问题216
第8章 分组交换中的排队论219
8.1 排队论在信息交换中的几个规律219
8.1.1 排队的系统模型219
8.1.2 分组到达结点的规律219
8.1.3 分组交换的服务时间222
8.1.4 服务员的数量及忙闲度223
8.1.5 服务规约223
8.1.6 缓冲区数量224
8.1.7 排队模型225
8.2 M/M/n排队模型解析226
8.3 M/G/1排队模型解析229
8.4 分组交换网的排队问题231
8.4.1 M/M/n/∞的多级排队系统232
8.4.2 输出定理233
附录A235
A.1 OSI会话层235
A.1.1 会话层的基本概念235
A.1.2 会话层服务238
A.1.3 会话层协议239
A.2 OSI表示层250
A.2.1 表示层的基本概念250
A.2.2 表示层服务253
A.2.3 表示层协议254
A.3 OSI应用层256
A.3.1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256
A.3.2 具有公共应用功能的应用服务元素258
参考文献265